重读叶翁思想,共研论文之道——新城花园小学青年成长营四月活动
重读叶翁思想,共研论文之道
——新城花园小学青年成长营四月活动
为了深化青年教师对叶圣陶教育思想的理解,同时提升其教育科研与论文写作能力,为教育教学实践注入新活力,4 月 16 日新城花园小学青年成长营开展了以“重读叶翁思想,共研论文之道” 为主题的培训活动。

重读经典:感悟叶圣陶教育思想的时代回响
活动伊始,樊燕秋老师带来《重读叶圣陶》交流分享。她以细腻的笔触,结合自身教学案例,深度剖析叶圣陶 “教育是农业,不是工业”“教是为了不教” 等核心理念。樊老师指出,叶圣陶强调尊重学生成长规律、培养自主学习能力的思想,与当下倡导的核心素养导向教育不谋而合。她分享的数学教学实践案例,正是叶圣陶教育理念在现代课堂的生动演绎,引发在场教师对教育本质的深刻思考。


经验赋能:论文撰写的实战指南
随后,杨朝莉老师以 “从实践到理论:我的论文撰写之路” 为题,带来一场干货满满的专题讲座。作为省学会论文评比一等奖、苏州市案例评比一等奖的双料得主,杨老师以自身经历为引,强调 “研读往届成果是捷径”。她展示了 2023-2024 年苏州市获奖课题清单,建议青年教师从标题关键词捕捉热点趋势。针对青年教师 “独立开题难” 的痛点,杨老师提出 “借力策略”:依托现有课题,联动教研组长或分管领导组建研究共同体。“数据是教育科研的眼睛。” 杨老师结合 2024 年四年级英语抽测质量分析实例,分享如何从数据中精准定位学生语用能力短板,并转化为课题切入点。同时,她强调过程性材料积累的重要性:每次教研活动拍照留痕、学生作业分类归档、质量分析报告深度撰写,让 “实践真迹” 成为结题报告的硬核支撑。


引领方向:寄望青年教师成长新征程
活动尾声,郭建芬副校长作总结讲话。她高度肯定本次活动的实践价值,鼓励青年教师以叶圣陶教育思想为镜,反思教育行为,在 “做中学” 中夯实专业根基。郭副校长强调,论文撰写不仅是科研成果的呈现,更是教师专业成长的重要路径,希望青年教师以杨朝莉老师为榜样,将实践智慧与理论积淀深度联结,于教育科研领域持续深耕。

此次活动通过经典研讨与经验共享的双重赋能,为青年教师搭建了专业成长的阶梯。未来,学校将持续开展系列教研活动,推动叶圣陶教育思想在新时代教育沃土中落地生根,助力教师队伍建设迈向新高度。
一审一校:金 璐
二审二校:赵海鹰
三审三校:郭建芬



账号+密码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