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教研共成长,趣味跳跃启新思
新城花园小学体育教研组研讨活动纪实
体育教研共成长,趣味跳跃启新思
新城花园小学体育教研组研讨活动纪实
为深入推进体育教学改革,提升体育课程教学质量,加强教师间的经验交流与教学智慧共享,新城花园小学体育教研组围绕李文佳老师所授二年级水平一“趣味综合跳跃”课程的研讨活动。
一、创意课堂,分队服点亮跳跃活力
本学期,大家集体观摩了李文佳老师为老师们呈现了一堂“趣味综合跳跃”示范课。课堂伊始,李老师运用分队服这一元素,随机将学生分成不同小组。色彩鲜艳的分队服不仅迅速营造出热烈的课堂氛围,更让孩子们瞬间有了团队归属感。
随后,李老师将分队服转化为充满趣味的道具,引导学生们自由发挥,创立不同的组合跳跃方式。原本简单的跳跃动作,在孩子们的奇思妙想下变得丰富多彩。有的小组将分队服铺在地上,模拟成“小河”,学生们则像小兔子一样,一蹦一跳地“过河”;有的小组把分队服举过头顶,当作“障碍物”,大家以各种姿势灵活跳跃通过。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们不仅锻炼了跳跃能力,还充分发挥了想象力和创造力,课堂充满了欢声笑语。


二、深度研讨,智慧火花共燃教学新路
示范课结束后,体育教研组的老师们围坐在一起,展开了热烈而深入的研讨。大家各抒己见,共同探讨这堂课的亮点与改进方向。

沈寅峰老师:李老师这节课最大的亮点就是分队服的巧妙运用。随机分队让学生们迅速融入团队,而将分队服作为道具更是激发了学生的创新思维。这种教学方式打破了传统体育教学的模式,让学生在自主探索中学习,非常值得我们学习。
范伟老师:我特别欣赏李老师对学生创造力的培养。在自由发挥创立组合跳跃方式的过程中,学生们展现出了无限的潜力。这也提醒我们,在今后的教学中,要给学生更多的自主空间,让他们成为课堂的主人。但在小组活动时,可以加强对个别小组的指导,确保每个学生都能真正参与到活动中来。像有些小组里比较内向的孩子,参与度就不是特别高,老师可以多关注一下。
胡敏健老师:这节课的情境创设非常成功,分队服为情境的搭建提供了很好的载体。学生们在不同的情境中进行跳跃练习,积极性特别高。但我也注意到,在活动过程中,有些小组的秩序稍显混乱。我认为可以在活动前进一步明确规则,加强小组长的组织能力,让课堂更加有序。
朱勇老师:我觉得这节课在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方面做得很好。通过小组活动,学生们学会了相互协作、相互支持。但在评价环节,可以更加多元化一些,除了教师评价,还可以增加学生自评和互评,让学生从不同角度认识自己的表现。而且,在课程设计里,对于小组合作后的总结环节有些欠缺。学生展示完组合跳跃方式后,没有及时进行小组间的交流和总结,大家可能只是沉浸在自己的小组活动里,没有很好地从其他小组那里学习到新的创意和方法。
高行书老师:李老师的教学语言生动有趣,能够很好地调动学生的情绪。分队服的创意运用为课堂增添了许多乐趣,但在道具的使用安全方面,我觉得可以再强调一下,避免学生在活动中出现意外。比如,在模拟“小河”跳跃时,有些学生可能会因为着急而踩到分队服边缘滑倒,老师可以提前提醒学生注意。另外,课程设计在热身环节和放松环节的衔接上可以更自然流畅一些,现在感觉这两个环节和主体活动之间的过渡稍微有点生硬。
教研组长赵瑛老师:大家的发言都很有深度。李老师这节课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很好的范例,让我们认识到体育教学的创新不仅仅在于教学内容的更新,更在于教学方法和手段的多样化。希望我们今后能够多开展这样的研讨活动,共同探索体育教学的新路径。
三、总结展望,携手共进谱写体育新篇
在听取了各位老师的发言后,体育教研组组长对本次研讨活动进行了全面总结。组长对李文佳老师这堂课的创新性和实效性给予了高度评价,并颁发校级荣誉证书,同时也对老师们提出的宝贵建议表示衷心感谢。赵组长强调,体育教学要始终以学生为中心,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们要继续加强教学研究,不断探索适合学生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将创新理念融入到每一个教学环节中。同时,要加强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形成教学合力,共同推动学校体育教学工作迈向新的高度。

本次体育教研组研讨活动在热烈而和谐的氛围中圆满结束。通过这次活动,老师们不仅对李文佳老师的“趣味综合跳跃”课程有了更深入的认识,也在交流与碰撞中收获了许多教学灵感。相信在未来的教学道路上,体育教研组的老师们将以此次研讨活动为新的起点,不断反思与改进,为学生们打造更加精彩、高效的体育课堂,让体育的魅力在校园中绽放得更加璀璨!
一审一校:李文佳
二审二校:王晓军
三审三校:郭建芬



账号+密码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