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城花园小学科学组第八周教研活动暨“化石长廊”跨学科主题学习课程汇报
新城花园小学科学组第八周教研活动暨“化石长廊”跨学科主题学习课程汇报
10月23日,新城花园小学科学组迎来了第八周教研活动,本次活动以“化石长廊跨学科主题学习汇报展示”为主题。科学组的教师们齐聚一堂,共同研讨了“化石长廊”跨学科主题学习课程。活动中,教师们积极交流心得,共同探讨科学教育的创新路径,为提升教学质量注入了新的活力。
本次教研活动主要研讨了“化石长廊”跨学科主题学习课程,宋奇老师汇报了课程的教学计划、教学目标以及初步的成果。
任务一:项目规划(化石长廊实地考察)

任务二:资料采集(利用网络搜集化石分类、地质年代等信息,小组交流)

任务三:化石科学铭牌制作

组内教师对课程进行了研讨与点评:
姚伟峰老师认为:化石课程的成果展现形式可以是多样化的。它不仅局限于传统的书面报告和课堂展示,还可以是动手制作的化石模型、生动有趣的科普视频,或者是学生们亲自参与发掘的实地体验报告。这样的多样化成果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让他们在实践中更深入地理解化石的科学意义,从而全面提升他们的综合能力和科学素养。
汤惠楠老师认为:化石课程的学习场地完全可以突破传统,不仅仅局限在教室内的四壁之间。他主张将课堂延伸至自然博物馆、地质公园乃至实地考察的化石发掘现场,让学生近距离观察和研究真实的化石标本,亲身体验化石背后的地质变迁与生命演化故事,从而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索欲望,使学习过程更加生动、直观且富有成效。
严心莹老师认为:化石课程这一传统而充满魅力的学科领域,完全有能力与现代化的AI技术进行深度联动。通过利用AI技术的图像识别、大数据分析等功能,化石课程可以更加生动、直观地展现古生物世界的奥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教学效果,使古老的科学知识在数字时代焕发出新的活力。

一审一校:宋奇
二审二校:严心莹
三审三校:姚伟峰



账号+密码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