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校联动共研教学评一体化,赋能语文核心素养培育—— 记新城、娄葑、星港、车坊四校语文联合教研活动
四校联动共研教学评一体化,赋能语文核心素养培育
—— 记新城、娄葑、星港、车坊四校语文联合教研活动
2025 年 5 月 15 日,新城花园小学、娄葑学校、星港学校、车坊实验小学四校语文青年骨干教师齐聚新城花园小学,开展以 “核心素养导向下的小学语文教学评一体化” 为主题的联合教研活动。本次活动通过课堂展示、评课微讲座等环节,聚焦教学评一体化实践,在课堂实践与理论碰撞中探寻语文教学的新路径。
一、课堂展示:多元课例彰显教学智慧
本次教研以八节精彩纷呈的课堂展示拉开帷幕,涵盖一至六年级不同学段,既有经典文言文,也有童话、科普文等多元文体,充分展现了各校教师对 "教学评一体化" 的个性化解读。

构建单元整体框架 激活单篇教学活力
黄婕老师执教《宝葫芦的秘密》,从了解主人公信息到破译性格密码再到感受神奇童话,层层递进,最后用演故事和小组合作完成思维导图的方式来让学生感受童话故事的魅力,在趣味活泼的课堂中提高学生故事创编能力。

蔡慧珏老师执教《表里的生物》,紧扣单元主题,环节清晰,通过时间线梳理、辩论与练笔等活动,培养学生逻辑思维与表达能力,最后结合冯至成就升华科学精神的现实意义。

从课堂到素养:语文教学评一体化的梯度设计与实施
金璐老师在上《火烧云》时,引导学生品读文字,感受作者笔下火烧云颜色绚丽、形态多变的奇妙,学生们仿佛置身于那如梦如幻的晚霞之中。

杨蓉老师的《两小儿辩日》则让学生们穿越时空,与两小儿一同探讨太阳远近的奥秘。课堂上,大家各抒己见,思维碰撞。这两篇课文,不仅让学生领略了文字之美,更培养了他们观察自然、独立思考的能力,为语文学习增添了别样魅力。

立足文言趣味,指向素养共生
张晓圆老师执教《杨氏之子》,立足文言文教学特点,通过"诵读明节奏—品读析巧答—拓读悟智慧"三阶推进,引导学生沉浸式感受杨氏子"应声答曰"的机敏,既深化了学生对文言幽默艺术的理解,又搭建了语言实践的阶梯。

曹英老师执教《杨氏之子》,以"言语交锋中的思维火花"为探究主线,逐层解构文本内核,引导学生立足魏晋交际礼仪进行深度研讨,在古今对话中培育学生理性思辨与得体表达的核心素养。

低年级“教学评”一体化的三阶跃
张晓怡老师执教《小壁虎借尾巴》一课,巧妙运用图文对照、情境表演等多种方式引导学生趣味识字,夯实字词基础。课堂中通过分角色朗读、师生共读等形式,层层推进朗读指导,学生读得生动,学得扎实,充分体现"双基"教学的有效落实。

朱冰怡老师执教《黄帝的传说》一课,以"争做小小传讲人"情境任务驱动学习,融合趣味识字与故事复述,课堂生动活泼,学生在互动中夯实字词,传承文化。

评课微讲座:理论落地,共探路径
课堂展示结束后,四校教师齐聚 A3 教室,围绕 “教学评一体化” 展开深度研讨。四位评课教师结合课例,从不同角度分享了实践思考。

星港学校赵平老师评两位老师的《杨氏之子》一课,聚焦对话背后的思维逻辑与文化内涵。她肯定教师拆解妙答思维过程,通过对比不同应答方式,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语言智慧,更结合魏晋文化提升学生鉴赏力。课程结尾的课外延伸,有效巩固知识,强化文化认同,尽显素养培育深度。

娄葑学校孙宇老师点评两课亮点纷呈。《宝葫芦的秘密》以创新情境贯穿,借角色扮演让知识直观,故事创编点燃想象;《表里的生物》以单元主题导入,用时间线梳理情节,通过猜想验证引导思维,思辨设计激活科学精神,课堂兼具文本细读深度与思维拓展广度。

车坊实验小学常雅静老师从理论高度切入,结合《两小儿辩日》《火烧云》课例,阐释教学评一体化梯度设计。她肯定教师依学段特点,在目标定位、活动设计上遵循渐进原则,如《火烧云》从色彩描写到创意表达的梯度推进,体现 “情趣” 与 “厚度” 结合,为素养落地提供实践范式。

新城花园小学徐培老师聚焦低年级教学,赞张晓怡老师《小壁虎借尾巴》中多样识字法与朗读指导,课堂扎实有趣;朱冰怡老师《黄帝的传说》以情境化 “传讲人” 活动突破难点,古文字识字与语言支架助力表达。她建议增加写字反馈时间,让低年级 “教学评” 在趣味中更显扎实。

新城花园小学语文教导张睿老师总结本次联合教研活动,既是四校语文教学成果的集中展示,也是对 “核心素养导向下教学评一体化” 的深度探索。八节风格迥异的课例,展现了教师对不同学段、不同文体教学的思考;四场兼具理论高度与实践深度的微讲座,为参会教师提供了可借鉴的操作路径。

“教而不研则浅,研而不教则空。” 四校语文共同体将以联合教研为抓手,继续深耕课堂,聚焦核心素养,在教学评一体化的实践中不断探索,共享教研资源,推动区域语文教学质量的整体提升。让语文教学真正成为培育学生核心素养的沃土。
一审一校:张 睿
二审二校:王晓军
三审三校:郭建芬



账号+密码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